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新聞台078:我過我的獨木橋

宋楚瑜參選總統很辛苦,直喊‘一起找出路’,還有同名競選歌曲。這路,本來就是各走各的。

漢代“説文解字”:“路,道也;從足從各。”宋代徐鉉、徐鍇注:“言道路人各有適也。”

路,就是各走各的。就像俗語:“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。”這話儘管委曲,卻每每說得決裂。

唐代詩人王維最愛寫陽關,例如“送劉司直赴安西”:

絕域陽關道,胡沙與塞塵;
三春時有雁,萬里少行人。
苜蓿隨天馬,葡萄逐漢臣;
當令外國懼,不敢覓和親。

最有名的,當然是他的“送元二使安西”:
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;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
至於王維送的元二是誰,後代沒人知道。

陽關,在玉門關之南,故稱陽;這兩關正是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咽喉。

陽關道,網友依現存的規模推估,寬達36丈。如果你只剩獨木橋可以過,看他大搖大橫行100多公尺寬的陽關大道,怎不心酸?

不過,陽關道也沒什麼了不起,焉知過了獨木橋就沒有康莊大道?

更何況,‘康莊’比‘道’多好幾達。“爾雅.釋宮”:

一達,謂之道路;
二達,謂之歧旁;
三達,謂之劇旁;
四達,謂之衢;
五達,謂之康;
六達,謂之莊;
七達,謂之劇驂;
八達,謂之崇期;
九達,謂之逵。

陽關‘道’,一達而已,只能往一個方向或處所;康莊,卻有五達六達。

我賭上一把,昂首過完獨木橋,如果前有康莊,就地變成達人,何須在意你走你的陽關道?

成語之‘四通八達’,語出“史記”卷97,酈生進策劉邦,談陳留之戰略位置。但原文是‘四通五達’,為何由五翻八,我猜是打麻將‘二五八,一條路’吧?

通,至彼而無礙;達,通也。看起來‘通、達’這兩字同義,但如果你洞明世事,一定明白必有差別。

我查王力“古代漢語”,他就認為‘通’字特別用於國與國之間。這也有理,例如我們講‘通敵’,不講‘達敵’。

和新聞有關的,《新聞台016:台灣之路》,先連結: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772780979508502&substory_index=0&id=767224070064193

但為了闡揚我這獨木橋人生,我便再扯扯‘陽關曲’,讓大家明白他走那陽關大道,其實是極其悲苦。

王維當年寫‘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;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’,很快就流行開來,往后數百年送別場合都會聽到這首歌。

但這歌只有四句,一下子唱完就太不離情依依了,因此發展出疊唱,才有‘陽關三疊’、‘陽關四疊’。

我以前找過典籍,在拙作“酒詞”提及,引述於后。各位慢看,我過我的獨木橋去也。“酒詞”第5章“酒冷燈昏,不許愁人不斷魂”:
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;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
宋代蘇東坡稱,疊唱法,是第二、三、四句各唱兩次。因此真正唱時,第四句是‘勸君更進一杯酒’。

稍晚於王維、同在唐代的白居易,已有‘相逢且莫推辭醉,聽唱陽關第四聲’的句子,陽關第四聲就是‘勸君更進一杯酒’。

這種種,和我們欣賞詞作無關,反正一提到陽關曲,大家都知道愁已斷。
          
唱到陽關第四聲,香帶輕分,羅帶輕分。杏花時節雨紛紛。山繞孤村,水繞孤村。
更沒心情共酒尊,春衫香滿,空有啼痕。一般離思兩銷魂。馬上黃昏,樓上黃昏。    
     
這是宋代劉仙倫的“一剪梅”。

古人送別有解衣帶相贈的習俗,而送別之後,一個獨立小樓眺望,一人孤寂馬背上回首,所以詩人寫道:“一般離思兩銷魂,馬上黃昏,樓上黃昏。”

而這銷魂,源自聽了陽關曲的第四聲‘勸君更進一杯酒’,也是因為喝了離別的斷腸酒。

2015.1011@2011.0411

新聞台077:真實性

“於是我隨即以人們的聲音、告白、目擊證據與文件的形式寫作。這就是我所見所聞的世界:以每個人的聲音和日常瑣事拼貼而成的…我能夠同時當一個作家、記者、社會學者、心理學者與一名傳道者。”

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由白俄羅斯女作家亞歷塞維奇獲得。她曾任記者,但不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記者;至少,1954年海明威和1982年馬奎斯,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曾任記者。

亞歷塞維奇現年67歲。“中央社”報導,她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系,先在地方報社擔任記者,後來擔任文學雜誌的特派員,曾先後以二次世界大戰、阿富汗戰爭、蘇聯解體以及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等重大事件為主題發表著作。

“蘋果日報”報導,亞歷塞維奇曾稱,她一直在找尋一種能夠儘可能地貼近真實生活的文學形式:“真實性就像塊磁鐵,不斷折磨又吸引著我,我想要在紙上抓住它。”

真實性!正是你我新聞人想抓住的。亞歷塞維奇顯然用了更接近真實的文字,抓住了真實。

《新聞台039:記者的孤寂》提到:“我現在是個記者,也永遠都是記者。如果我沒當過記者,不可能寫得出這些書來,因為所有的材料都來自於事實。”

説這話的,不是普通作家,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。他的“百年孤寂”寫拉丁美洲,他的孤寂源自記者。

馬奎斯1927年生於哥倫比亞,1948年自大學法律系休學,旋即擔任“觀察家報”記者。1955年他揭露政府醜事,被迫離開哥倫比亞,改駐歐洲。

1960年馬奎斯任古巴“拉丁通訊社”記者,隔年派駐紐約受到美國中情局威脅,後來被禁止再次進入美國,柯林頓當總統時才解禁。

去年馬奎斯過世,“天下雜誌”張翠容的文章提到:“他是文學大師,也曾是記者,他經常強調後者的角色令他更貼近現實,成為他在文學上豐富又重要的養料。”

他21歲當記者,活到87歲,依照他‘永遠是記者’的說法,當了66年記者:不到百年,但也夠孤寂了。

《新聞台063:記者多樣貌》也提到,各位目前在採訪線上所關切的議題,都可能是未來世界名著的題材。

例如,如果厭惡極權國家,也主張保護個人隱私,你可能會和英國記者歐威爾一樣,在類似‘1984’的小説中,以“老大哥在看著你”來諷刺政府。

如果關心死刑存廢,你可能像美國的柯波帝,花6年時間查訪死刑犯和他的案件,也試著用有別傳統的筆法,寫出另一本‘冷血’。

我會説,柯波帝和合作伙伴、‘梅岡城故事’作者哈坡李就是公民記者。

如果關心民權,或是特定族群的命運,你的鉅著可能像美國記者哈利寫成的‘根’。

如果切出一個世代觀察人與土地,你又可能寫成美國女記者蜜雪兒的‘飄’。

美國記者海明威曾是駐外特派員,像個遊子,更像個世界公民;如果你的採訪駐地常換,作品內容也會豐富而多元。

如果你些許偏執,先可能像日本記者三島由紀夫,寫出‘不道德教育講座’。然后,你又拘泥於國族或極端的主義,你可能寫成‘金閣寺’,又或自殺。

如果愛對抗不公不義和假正經,你可能像法國記者盧布朗,塑造怪盜‘亞森羅蘋’,行俠仗義,戲弄警察。

你也可能滿腦子改變現狀的想法,像法國記者埃梅,寫出‘穿牆人’,以及數萬名分身遍及世界平凡婦人的愛慾……。

2015.1008。圖取自維基百科。

新聞台076:大羮不和

大羮不和,講的雖是烹調哲理,向來也被用於禮教、樂教,成為美學原則。它也和新聞報導有關,我們的行話就是‘不加料’。

大,讀如太;羮,從羔從美,肉也。這不是大碗肉羮,是祭祀用的‘好羮’;愈是好羮,愈保持原味,不加調料。

“禮記.郊特牲”:“大羹不和,貴其質也。大圭不琢,美其質也。”

“樂記.樂本”:“大饗之禮,尚玄酒而俎腥魚,大羹不和,有遺味者矣。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,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,將以教民平好惡,而反人道之正也。”

平平淡淡,自有餘味。玄酒,不是酒,是當酒用的水。大羮加上玄酒,又是別般樣貌。

“新唐書.文藝傳上.王勃傳”:“韓休之文如大羹玄酒,有典則,薄滋味。”。大羮和玄酒滋味淡薄,比喻詩文風格淡雅古樸。

不加料的‘大羮不和’,和新聞寫作所忌諱的‘夾敘夾議’,層次上不同。但,‘夾敘夾議’也違反‘大羮不和’的原則。

《新聞台035》提到‘B for A’負面案例,同樣違反‘大羮不和’原則:我們不能為了報導A,而先給它道德理由B。連結附於文末。

接著就聊人文常識了。‘調和鼎鼐’,就是往鍋子裡加料,要有權力和能耐。

有不和的‘大羮’,就有‘和羮’。調味,有辛、酸、鹹、苦、甘等5味可用。政治上,領袖視輔佐者如鹽如梅,鹹酸而已。

“書經.說命”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”是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說為相的一番說法,白話為‘你是我的調味料’。和羮鹽梅,用來稱讚宰相之才,適用行政院長。

‘分杯羮’和‘閉門羮’,典故都很不堪。新聞上沒什麼禁忌,我是儘量少用。

公元204年,項羽捉了劉邦的老爸,威脅要煮了他;無情劉邦回信:“你我兄弟,我爹就是你爹,要煮他,記得分我一杯羮。”

此事見“史記.項羽本記”。唐代李白“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”:“分我一杯羹,太皇乃汝翁。”

‘閉門羮’,是唐代名妓史鳳的菜。

史鳳,宣城妓也,待客以等差。甚異者,有迷香洞、神雞枕、鎖蓮燈;次則交紅被、傳香枕、八分羹;下列不相見,以閉門羹待之。使人致語曰:“請公夢中來。”

這是唐代馮贄“雲仙雜記”內容。史鳳看人招待,‘閉門羮’真的是一碗羮,專請最不流的吃,吃完請回;她也不露面,託人説:夢中見。

前述‘迷香洞’以降各種等級,“全唐詩”都收錄有史鳳的作品,是她或是上門的客人所作,就不得而知了。其中,“閉門羮”詩如下:

一豆聊供游冶郎,去時忙喚鎖倉琅。
入門獨慕相如侶,欲撥瑤琴彈鳳凰。

附,《新聞台035:B for A》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781463818640218&substory_index=0&id=767224070064193

2015.1007。圖取自維基百科,清代上官周“晚笑堂畫傳”劉邦像。

新聞台075:不尋常

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;
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
夜讀新聞前輩張作錦先生“誰說民主不亡國”,內有廿多年前舊文‘請外省政治人物全數退出政壇’,頗生感觸。從白先勇“臺北人”引劉禹錫“烏衣巷”以來,這首唐詩就常被扯到省籍情結之菁英論,我也試著說三道四。

尋常,是個很不尋常的詞;尋和常,都是度量單位。古以周朝的八尺為一仞,但也有七尺、五尺六寸、四尺的說法。兩仞為一尋,兩尋為一常。  

俗語‘人生七十古來稀’,岀自杜甫“曲江”:

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向江頭盡醉歸;
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
穿花蛺蝶深深見,點水蜻蜓款款飛;
傳語風光共流轉,暫時相賞莫相違。

用‘尋常’來對‘七十’,因為它是隱藏版的數字,正是詩人不易被察覺的巧思。

但是,尋常之所以不尋常,還在於它的歧義。例如一尋為八尺或十六尺,在人的身長是高了,就土地之長寬而言卻是少了。

以下引“漢典”,説明尋常之所以不尋常。

1,喻短或小。

“左傳·成公十二年”:“及其亂也,諸侯貪冒,侵欲不忌,爭尋常以盡其民。” 杜預註:“言爭尺丈之地,以相攻伐。” 楊伯峻註:“尋常意謂尺寸之地。”

“國語·周語下”:“夫目之能察也,不過步武尺寸之間;其察色也,不過墨丈尋常之間。” 韋昭註:“五尺為墨,倍墨為丈,八尺為尋,倍尋為常。”

唐柳宗元 “柳常侍行狀”:“夫器巨集者,恥效以圭撮之任;足逸者,難局以尋常之地。”

2,比喻長或多。

“韓非子·揚權”:“故上失扶寸,下得尋常。” 陳奇猷 集釋引舊註:“四指為扶。上於度量少有所失,下之得利已數倍多矣。”

“淮南子·主術訓”:“故人君者,其猶射者乎!於此毫末,於彼尋常矣。”

晉葛洪 “抱樸子·廣譬”:“毫釐蹉於機,則尋常違於的。”

3,平常;普通。

唐劉禹錫 “烏衣巷”詩:“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”

宋葉適“劉公墓誌銘”:“今不過尋常文書,肯首而退爾。”

元劉壎“隱居通議·經史一”:“觀此,則雄之學,豈尋常文墨士哉!”

巴金 “家”七:“這果然是一個不尋常的消息,眾人的心情馬上改變了。”

4,經常;平時。

唐杜甫“江南逢李龜年”詩:“ 岐王宅里尋常見,崔九 堂前幾度聞。”

“敦煌曲子詞·十二月相思”:“無端嫁得長徵壻,教妾尋常獨自眠。”

“警世通言·小夫人金錢贈年少”:“夫人道:‘員外尋常照管你也不曾?’ 李主管道:‘一飲一啄,皆出員外。’”

冰心“南歸”:“母親安穩的仰卧在矮長榻之上,深棕色的錦被之下,臉上似乎由他們略用些美容術,覺得比尋常還好看。”

以上。我所以不尋常地引述全文,是想呈現這個詞的多樣貌。它忽多忽少,平常又經常,如果再加上對劉禹錫詩作意境的不同解讀,用於討論省籍,誤會很難避免。

三國之孫權‘吳’,第一個把國都定在南京,開啓這城市的‘六朝金粉’。孫權的精鋭部隊稱‘烏衣營’,駐在地與市中心由朱雀橋相通。

這軍營舊址,東晉由王導、謝安為首的兩大家族進駐,王羲之當然也住過。那時改稱烏衣巷,王謝兩家子弟也稱‘烏衣郎’。

到唐代,國都在西方的長安,南京不復冠蓋雲集,烏衣巷的大宅門也應該都不見了,住的或許是商賈,但已是尋常百姓。

首先,王謝堂前的燕子不曾飛離,是房子的主人變了。在臺灣的外省朋友不是這些燕子,留在大陸的才是。

其次,現代的尋常百姓並不尋常,他們雖不是古代豪門貴族,卻是比皇帝還大的國家主人。

對於外省族群在臺灣,我認為他們曾有極大的貢獻,但由於早期掌控的資源偏離人口比率,對臺灣政治是有負面影響。

張作錦先生是我們新聞人當中的大筆,也才寫得出‘請外省政治人物全數退出政壇’這般的文章。但我以為族群已經不是問題了,我之說三道四也只是小感觸。

2015.1003。
圖,我取毛澤東之‘烏衣巷’,由他來看國民政府南京政權的‘王謝堂前燕’,或許和我們又大不相同。

張作錦:請外省政治人物全數退出政壇(1992)
http://store.gvm.com.tw/article_content_2809.html

張作錦:請外省人退出政壇(2000)
http://store.gvm.com.tw/article_content_6928.html

傅雲欽:白先勇、金恆煒都誤解唐詩烏衣巷(2013)
http://taiwangok.blogspot.tw/2013/10/31-blackgownlane.html?m=1

新聞台074:昨日酸,日日酸

看記者稿子,‘酸’、‘痠’常不分。這兩字,舊日可通,今實有別。如肌肉痠痛,腳痠。又如胃酸過多,心酸、鼻酸。

醋,廿一日酒;酸的本義是酢,也就是醋。古時,暮春三月也稱‘酸’,取其氣味。

心酸和鼻酸,都指涉悲傷。鼻子可能痠痛,但就是不寫‘鼻痠’。至於‘心酸’,尤其可以特別討論的。

古人把思維功能歸於心,近代醫學證明是腦。依此,心應如肌肉之有時‘痠痛’,而非‘心酸’。

然而心之酸,是你我常有的經驗,和肌肉之痠痛確實不同。

更新的醫學指稱,心臓有神經元,有和腦部相近的一些感知及思維功能。是則,心更不能等閒‘痠’之。

‘心酸’的措辭,也可能和‘辛酸’有關。

辛即辣;辛、酸同列‘5味’。‘酸苦’之苦,也是‘5味’
之一。

酸之本義為醋,情愛中的吃醋也稱酸。如“紅樓夢”第68回,回目為:“苦尤娘賺入大觀園,酸鳳姐大鬧寧國府。”

今日所稱‘酸民’、‘酸文’,從‘酸溜溜’一詞來,也是從前述‘吃醋’衍生嫉妒、諷刺等情緖或行為。

你我知識分子,書生都有酸氣。這酸,有時解作‘迂腐’,有時逕自‘寒酸’。

蘇東坡某日邀李公擇喝酒,起大風,得詩句:“要當啖公八百里,豪氣一洗儒生酸。”

又,2000年舊作“味如嚼臘”:
https://pmp1002.wordpress.com/2007/12/08/%E5%91%B3%E5%A6%82%E5%9A%BC%E8%A0%9F/

又,2011年舊作“昨日酸,日日酸”:
https://pmp1002.wordpress.com/2011/07/24/%E2%96%A0%E6%98%A8%E6%97%A5%E9%85%B8%E3%80%81%E6%97%A5%E6%97%A5%E9%85%B8/


2015.1002,代60歲壽桃。
圖取自維基:中國北京曹雪芹雕像及西郊黃葉村故居。

新聞台073:罪疑惟輕

‘想當然耳’這話説得容易,卻有4000年歷史不可承受之重。

堯禪讓舜,舜要禪讓禹之前,某日與禹、皐陶等重臣議事,見載於“尚書.大禹謨”。謨,謀議;其時為公元前2100多年。

舜要治水有功的禹接下治國重任,禹推薦負責司法的臯陶。舜最終還是選擇禹,但是和皐陶有一段影響深遠的對話。

舜稱讚皐陶能做到‘刑期無期’,皐陶答道:“…宥過無大,刑故無小;罪疑惟輕,功疑惟重;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。…”

無心之過,再大的也包容;故意觸法,再小的也刑罰。犯罪證據不明確的,那就從輕論罰;功勞事蹟不明確的,那就從優敍獎。與其誤殺無辜之人,寧願不遵從明定的律法。

禹傳子啓,為夏朝,其後商朝;公元前1046年,姫發伐商紂,建立周朝。紂王寵妃妲己,“封神榜”説她是狐狸精。

東漢末年曹操戰袁紹,公元204年取鄴城,把袁紹的兒媳、大美人甄氏賜給兒子曹丕。孔融為此寫信給曹操,提到周武王伐紂,把妲己賜給周公。

孔融,就是那個4歲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,自己只拿小梨的名士,也是孔子第20代孫。曹操問他:“武王真的把妲己給了周公?”孔融答話的原文是:“以今度之,想當然耳!”

又加上其它的諷刺和忤逆,孔融全家後來都被曹操殺了。

公元1057年,蘇東坡禮部應試只得第二名。原因是主考官之一的歐陽修,以為如此好文定是他弟子曾鞏的大作,避嫌而不給第一。

那年試題是‘刑賞忠厚之至論’,蘇東坡擲地有聲的一段論述如下:

“當堯之時,臯陶為士,將殺人。皐陶曰:‘殺之’三;堯曰:‘宥之’三。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,而樂堯用刑之寬。四岳曰:‘鯀可用。’堯曰:‘不可。鯀方命圮族。’既而曰:‘試之。’

何堯之不聽皐陶之殺人,而從四岳之用鯀也?然則聖人之意,蓋亦可見矣。書曰:‘罪疑惟輕,功疑惟重。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。’嗚呼!盡之矣。”

這是比舜更早的堯政府舊事,距北宋已3000餘年。同樣那個皐陶要執行死刑,向堯報告了三次,堯三次都打回票,正是‘罪疑惟輕’。起用禹父鯀,堯卻表現了‘功疑惟重’。

放榜後,蘇東坡循例拜謝主考官,歐陽修和梅聖俞都好奇“皐陶曰:‘殺之’三;堯曰:‘宥之’三”典故的由來。

蘇東坡說,典出“後漢書”。歐梅二人翻遍“後漢書”仍不得,只好拉下老臉再問一次,蘇東坡又提示“孔融傳”。歐梅二人終於明白,那典故是蘇東坡‘想當然耳’,無中生有。

蘇東坡敢在國家考試杜撰典故,這‘想當然耳’全是為了論述‘罪疑惟輕’。在南宋、明代,也都有儒臣重申這個重要的司法原則。

我於“新聞寫作基礎工程”也提到,記者應該理解臺灣司法幾個重要原則,不要‘想當然耳’把檢警調辦案結果當作犯罪事實。這些原則如下,包括了4000年前的‘罪疑惟輕’:

◆罪刑法定主義
刑法:“行為之處罰,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。”

◆無罪推定原則
被告未經法院公開審判證實有罪前,應視為無罪。

◆罪疑唯輕原則
適用證據,應朝對被告有利的方向去審酌。

至於‘想當然耳’之其它,我另有雜文連結。
http://pmppmppmp.blogspot.tw/2011/07/blog-post_11.html?m=1

2015.0929

新聞台072: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

教師節,聊聊新聞寫作中的‘師父’與‘師傅’,以及圈內的‘老師’。

有專業技能的,例如修車工人、水電瓦斯工、廚師、工藝家,都稱師傅。

有可能傳法、傳功的,例如比丘比丘尼、道士、武術家,敬之為師父,取‘如師如父’之意。

修車師傅也可以是他徒弟的師父,記者引述談話要記得替對方切換身分。又如吳寶春,他是麵包師傅,卻已是業內宗師,稱他‘師父’也不為過。

新聞圈也有師徒制的影子,但因我們這行特別崇尚自由、人文,就刻意淡化這傳承。我只聽過極少數記者當面稱另一記者‘師父’。

我帶過不少記者,沒有人稱我‘師父’;倒是給年輕公民記者上過課,他們就一直稱我‘老師’。

教育界都稱‘老師’,這種稱謂也適用於影劇及藝文圈。例如,影歌星會敬稱編劇、作曲、樂隊人員‘老師’。

以上是臺灣現今的語法規範,未必等同於這幾個詞的歷史意義。

就以‘老師’為例,對岸中國現今的習慣用語中,可以泛稱稍具學識涵養之人。只要覺得對方人品尚可,學養也過得去,就可敬稱‘老師’,不拘泥於行業別。

這很有古意。“史記.孟子荀卿列傳”:“齊襄王時,而荀卿最為老師。”指年老或成熟的知識分子。新浪微博上,有些中國網友稱我‘老師’,大概看出我是老派讀書人。

在唐宋詩詞中,文人特別敬稱和尚或比丘為‘老師’。本文,題引杜甫詩;‘與子成二老’並不只單純是兩個老人,而是杜子美也有意向佛。

我既被稱‘老師’,教學相長,學生們也是我的老師。以下,就專談‘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’吧。

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(今甘肅天水),贊公和尚陪他到郊外西枝村。杜甫想找向陽的地方搭建草堂,未能如願,只好暫回秦州城。

隔幾天,杜甫又聽説西枝村的西方有好地點,便以詩代信,向贊公和尚表達想與他為鄰的想法。這詩,名為“寄贊上人”:

一昨陪錫杖,卜鄰南山幽;
年侵腰腳衰,未便陰崖秋。
重岡北面起,竟日陽光留;
茅屋買兼土,斯焉心所求。
近聞西枝西,有穀杉黍稠;
亭午頗和暖,石田又足收。
當期塞雨幹,宿昔齒疾瘳;
裴回虎穴上,面勢龍泓頭。
柴荊具茶茗,徑路通林丘;
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。

公元1090年蘇東坡知杭州,留下書法作品“次辯才韻詩帖”,如圖,真蹟保存於臺北故宮。他也稱辯才和尚為‘老師’,識語如下:

“辯才老師。退居龍井。不復出入。軾往見之。常出至風篁嶺。左右驚曰。遠公復過虎(溪矣)。辯才笑曰。杜子美不云乎。與子成二老。來往亦風流。因作亭嶺上。名之曰過溪。亦曰二老。謹次辯才韻。賦詩一首。眉山蘇軾上。”

虎溪,典出東晉陶淵明與慧遠和尚。他們都在江西廬山,相傳東林寺慧遠送客不過虎溪,一過溪,虎群會擔心他的安危而大叫。某日,慧遠一路聊天送陶淵明、陸靜修,不覺過了虎溪,群虎畢吟,三人相視大笑。

宋代某人據此畫了“虎溪三笑圖”,后代名家更多創作,畫人畫虎或有不同,講這儒釋道之和和氣氣,心意如一。

陸靜修是南天師門之始祖,慧遠圓寂那年,陸靜修才10歲;他到廬山修道,慧遠已亡故30餘年,陶淵明也死了20多年,‘虎溪三笑’其實是后人胡扯。

至於“次辯才韻詩”,蘇東坡也刻意仿杜甫五言律詩。他當年才55歲,詩中提到‘二老’,也是和杜甫一樣,多少想親近佛門,讓自己也成‘老師’:

日月轉雙轂,古今同一丘;
惟此鶴骨老,凜然不知秋。
去住兩無礙,天人爭挽留;
去如龍出山,雷雨卷潭湫。
來如珠還浦,魚鼈爭駢頭;
此生蹔寄寓,常恐名實浮。
我比陶令愧,師為遠公優;
送我還過溪,溪水當逆流。
聊使此山人,永記二老遊;
大千在掌握,寧有離別憂。

2015.0928

新聞台071:60歲的小伙子

由記者轉入柯文哲市府團隊的林恕暉先生,昨天在臉書張貼“群眾”雜誌的照片,評價是20多年前的“眉角”,很有意思。“群眾”作為雜誌名,中國共產黨1937年底在漢口已有發行,隔年初另有“新華日報”問世。

“新華日報”先由中共南方局掌控,路線被批判後,改由北方局周恩來領導,在重慶繼續發行。1947年2月28日臺灣發生‘二二八’事件,“新華日報”同日為國民政府所禁,1949年中共取得政權於南京復刊,成為江蘇省委機關報。

“新華社”屬另一流脈,前身是1931年創立的“紅色中華通訊社”,復有“紅色中華報”,報、社合一。1937年中共於延安將“紅色中華報”改名“新中華報”,“紅中社”改名“新中華通訊社”。1939年報、社分離,“新華社”獨立至今,為中共國家通訊社。

由林恕暉尋得臺灣社運雜誌閒扯,主要是前陣子抗日戰爭的議題夯,我讀到馮玉祥一首有趣的‘避壽抗戰詩’,就刊在“新華日報”重慶版。此時回顧,或能稍稍理解中共宣傳刊物當時的言論。

馮玉祥倒戈9次,但在重慶抗日時,是蔣介石的人馬,詩作刊在共產黨機關報,本就有些怪。中共取得政權後,馮玉祥在海外獲邀返回中國,途中船難喪生。中共於他身後很禮遇,尤其推崇他抗日。

馮玉祥的詩,發表於1941年11月14日。當天是他60歲生日,他避壽重慶郊區,留下滿城國民黨軍政大老,拜讀他刊在共產黨報的大作,還得‘深刻反省’。這詩,名為“六十歲的小伙子”∶

我們的主人,是全國的老百姓。
他們是篳路藍縷,真正的貧窮。
他們無論怎樣的痛苦,還是供給我們衣食住。
飲水要思源,自己要問問自己的良心。
方纔是六十歲的小伙子,怎麼能說是壽?
應當趕快努力,去報告主人們。
使他們有了好的吃穿住用,
那方是盡了抗日公僕的本分。


2015.0922。圖為馮玉祥,引自維基百科。

新聞台070:杏壇桃李賣陽艷

杏壇,教育界;杏林,醫界。記者有時搞不清,我在新聞圈也算半個老師,教師節前便挑這題目小聊;我也很怕教出不開大門走大路、只會‘賣陽艶’的記者。

敬佩老師,稱他‘桃李滿天下’,典故中的主人並非孔子,而是近年身價突然飆漲的唐代名相狄仁傑。他舉薦許多人當官,有人對他說:“天下桃李,悉在公門矣。”狄仁傑回答:“舉賢為國,非為私也。”

狄仁傑在2010年徐克電影成了‘通天神探’,更有續集。2014年,中國電視也有古裝連續劇“少年神探狄仁傑”,同樣轟動。史料中,他確實很能辦案,也才能從地方小官躋身朝廷,成為一代名相。

至於‘桃李’,未必是好話;稍晚於狄仁傑的大詩人李白,在“贈書侍御黃裳”中,就很瞧它不起:

太華生長松,亭亭凌霜雪;
天與百尺高,豈為微飆折。
桃李賣陽艷,路人行且迷;
春光掃地盡,碧葉成黃泥。
願君學長松,慎勿作桃李;
受屈不改心,然后知君子。

早在“詩經”,桃李已形容女子之貌美;例如:“何彼襛矣!華如桃李。”但李白一句‘桃李賣陽艷’,就把它貶得一文不值。

是啊,明明是杏壇,又怎能桃李滿天下?

孔老夫子被稱至聖先師,子孫未必都是嚴謹的學者和教育家。例如南宋紹興年間的47代孫孔傳,著有“東家雜記”,其中‘杏壇說’提到:

昔周靈王之世,魯哀公之時,夫子車從出國東門,因睹杏壇,逡巡而至,歷級而上。弟子侍列,顧謂之曰:‘茲魯將臧文仲誓盟之壇也。’睹物思人,命琴而歌。歌曰:

暑住寒來春復秋,
夕陽西去水東流。
將軍戰馬今何在?
野草閒花滿地愁。

大意是說,孔子登杏壇,懷念魯將臧文仲,作了這首讀來還蠻順口的‘七言絕句’。問題是,這樣的詩歌體裁,至少是魏晉才見;春秋時的將軍也都駕著馬車,還發展不出將軍與戰馬的‘人馬情’。孔傳先生之鬼扯淡,很讓老夫子臉上掛不住。

臧文仲是賢大夫,‘三不朽’中的‘立言’,就是稱讚他勸諫君主的言論能影響後世。但,大約和他同時期的孔子,並沒有特別推崇他,反而說他夠不上‘仁’,因為明知柳下惠之賢卻未推薦任官。

孔傳正逢宋室南渡,奉命把山東曲阜孔廟的部分文物謢送至浙江,是為南宗,於孔氏一脈不是沒有貢獻。至少,他這篇‘杏壇說’也沒有造成歷史上太大的變動,反而是愛開玩笑的莊子,2000多年來,把這‘杏壇’鬧得人仰馬翻。

“莊子.漁父”:“孔子遊乎緇帷之林,休坐乎杏壇之上,弟子讀書,孔子絃歌、鼓琴奏曲……。”按晉人司馬彪之注:緇幃,黑林也。杏壇,澤中高處也。

這很單純,描述孔子在某處林地之杏壇講學。偏偏有人硬說,孔家大院就是老夫子當年講學處,因而在孔府植了杏樹築了壇。到北宋,45代孫孔道輔上書,奉准在孔廟前建壇,更直名‘杏壇’。

‘杏壇’有了‘孔府’和‘孔廟’兩個出處,自然難免正統之爭。‘孔府’派的,便進一步描述了孔夫子30而立那年,在自家院子築土壇收學生,撫著特地移植來那株銀杏的情景。只聞夫子道:

銀杏多果,象徵著弟子滿天下;樹桿挺拔直立,絕不旁逸斜出,象徵弟子們正直的品格;果仁既可食用,又可入藥治病,象徵弟子們學成後,可以有利於社稷民生。這講壇,我們就取名‘杏壇’吧!

話說回頭,“莊子.漁父”的寫作是寓言式,講當年孔子69歲,在黑森林水池旁的高處講學,絃歌、鼓琴奏曲,引來漁父旁聽而論道。

明未清初之大儒顧炎武在“日知錄”說:“莊子”書凡述孔子,皆是寓言,漁父不必有其人,杏壇不必有其地。

可惜顧炎武這話講得太晚,‘杏壇’早已化虛為實,還搶盡‘杏林’的風采。

宋代編成的“太平廣記”,卷12神仙篇“董奉”提到:“奉居山不種田,日為人治病,亦不取錢。重病癒者,使栽杏五株,輕者一株。如此數年,計得十萬餘株,郁然成林……。”

這就是把醫界稱作‘杏林’的由來。董奉,魏晉時之東吳人,他的‘杏林’在現今的安徽省,年代比宋代官修的‘杏壇’自然要早。不過,既是“神仙篇”所載,我們也只能半信半疑。

例如,這一大片杏林,後來長出許多杏果,董奉不賣,只讓人用等量的稻榖來換。多取杏果的,會有老虎追著你沿路掉,剩下的就是你原本該取的量;偷取的,老虎直接咬死,如果家人還出杏果,董奉還能把死人救活。

董奉老神仙的作為,看來是狠了些,但也許是醫界倫理吧,我無從置喙。

2015.0917@2011.0422。圖,非桃非李非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