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新聞台063:記者多樣貌

新聞台先前提到,‘百年孤寂’的馬奎斯和‘梅崗城故事’的哈坡李,都擔任過記者,其實還有其它典範,各位目前在採訪線上所關切的議題,都可能是未來世界名著的題材。

例如,如果厭惡極權國家,也主張保護個人隱私,你可能會和英國記者歐威爾一樣,在類似‘1984’的小説中,以“老大哥在看著你”來諷刺政府。

如果關心死刑存廢,你可能像美國的柯波帝,花6年時間查訪死刑犯和他的案件,也試著用有別傳統的筆法,寫出另一本‘冷血’。

我會説,柯波帝和合作伙伴哈坡李就是公民記者。

如果關心民權,或是特定族群的命運,你的鉅著可能像美國記者哈利寫成的‘根’。

如果切出一個世代觀察人與土地,你又可能寫成美國女記者蜜雪兒的‘飄’。

美國記者海明威曾是駐外特派員,像個遊子,更像個世界公民;如果你的採訪駐地常換,作品內容也會豐富而多元。

如果你些許偏執,先可能像日本記者三島由紀夫,寫出‘不道德教育講座’。然后,你又拘泥於國族或極端的主義,你可能寫成‘金閣寺’,又或自殺。

如果愛對抗不公不義和假正經,你可能像法國記者盧布朗,塑造怪盜‘亞森羅蘋’,行俠仗義,戲弄警察。

你也可能滿腦子改變現狀的想法,像法國記者埃梅,寫出‘穿牆人’,以及數萬名分身遍及世界平凡婦人的愛慾……。

記者能成為很棒的作家。我信服:“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。”不信這話,也該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;他說:

“我現在是個記者,也永遠都是記者。如果我沒當過記者,不可能寫得出這些書來……。”

2015.08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