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統候選人電視剛辯完,新聞媒體就有各樣評論,例如‘半調子經濟專家’。依教育部國語辭典,‘半調子’應為‘半吊子’。
半吊,一吊之半。古時串錢為吊,一吊千枚;半吊五百枚,狀鬆垮。
‘二百五’之詞源眾説紛云,其中一説和‘半吊子’有關。‘二百五’為‘五百’之半;半吊之半,更加鬆垮。
‘祭吊、吊唁’,教育部國語辭典只作‘祭弔、弔唁’。
上古野葬,覆以樹枝,眾人帶弓箭協助喪家驅趕野獸,是為‘弔’。又,弔生為唁,弔死為弔。
輓聯之‘輓’,引導的意思,不作挽聯;教育部國語辭典亦無‘挽聯’。
現今中國常用‘吊唁、挽聯’,但新華社新聞寫作仍作‘弔唁、輓聯’,新華網外稿則多‘吊、挽’。
‘提心弔膽’,教育部成語典亦有‘提心吊膽’。又如‘膽戰心驚’,教育部成語典仍通‘膽顫心驚’。
遇通用,各家媒體仍宜各自統一用法。
上吊身亡之‘吊’,懸掛。‘掉書袋’指引經據典,是書自袋中而落,不作‘吊書袋’。
2016.0103。維基百科圖:
中國戰國時代的刀錢、布錢與方孔錢,皆可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