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

新聞台128:馬丁貝克

3,若經常面對恐懼、不信任和公開的侮蔑,任何人早晚都會變成病態性偏執。

1,……這意味著最終,警察會孤立於社會之外;但是他們理應保護這個社會,而且很重要的,他們理應與社會交融。

2,一件相當近期的社會研究顯示,在度假中多少算是被迫與其他民眾交融的警察們,常常羞於承認自己是警察。這是他們的角色定義及專業神話過多所造成的結果。

前述3段,引自成書於1970年的‘薩伏大飯店’。這套10本的‘馬丁‧貝克刑事檔案’,台灣‘遠流’翻譯出版。

我調整了它們在書中出現的順序,因為‘若經常面對恐懼、不信任和公開的侮蔑,任何人早晚都會變成病態性偏執。’這樣的推測,也適用於警察以外的角色。

例如我覺得,當柯文哲説‘不要把國軍打趴’,應該也是這意思。

我也覺得,有些人對待KMT,逕是‘公開的侮蔑’,對和解是不利的。

我在台灣社會隱約察覺仇恨,像是‘馬丁‧貝克刑事檔案’所反省‘人們對警察的敵意’。

然而,‘新聞台’談這些,除了因為記者和警察互動頻繁,有必要多理解警察,更因為這套書的作者正是我們媒體人。

麥‧荷瓦兒(Maj Sjowall, 1935-)
派‧法勒(Per Wahloo, 1926-1975)

以下,我繼續引用‘遠流’的‘作者介紹’:

瑞典籍夫妻檔作家,共同創造出犯罪小說史上著名的‘馬丁‧貝克探案’系列。這對文學愛侶都是虔誠的社會主義信徒,他們以小說來對世人開誠布公:

“我們把創作犯罪小說當作一種解剖刀,一刀一刀劃開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假象與弊病。”

他倆藉著馬丁‧貝克這個角色,讓世人看到瑞典社會的黑暗面:毒品、謀殺、盜竊等各種犯罪事件,而且讓他同僚的作為(有的堅持不帶槍、有的吵著要回鄉下老家),來描寫處身於國家機器中的無奈。

這一套馬丁‧貝克系列,被稱之史上最佳‘警察辦案小說’(police-procedural novel)之一。

這對夫妻都是媒體工作者,時常接觸實際的犯罪案例,因此內容描述極具真實感,描寫風格則簡練順暢,娛樂性十足。

兩人從1965年開始計劃性的每年出產一本以馬丁‧貝克探長為主角的系列推理小說,有意識地逐年觀照社會環境的變遷及人心世情的轉折。

直至1975年法勒去世為止,兩人共完成了10本小說。

這10本著作堪稱‘警察辦案小說’的建基典範,並且是瑞典推理小說自始以來第一次打入國際市場、而且深獲歐美推理界推崇、在銷售數字上亦展現傲人成績的深刻作品,至今對犯罪小說仍舊影響深遠,獨樹一幟。

2016.0308。維基百科圖:
Haper Collins 把10本套書弄成‘Martin Beck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