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

新聞台094:風波惡

我的詞彙中,報人和報老闆是不同的。我的猜想中,傳統紙媒如不想死亡,最終仍於網路才能安身立命。

余家的中國時報系時代,晚期才釋出社長一職,先由林聖芬掌中時晚報。王家聯合報系漸也跟進,繼而連發行人也可以是外人。

林家自由時報報系,英文台北時報一開始由江春男發行人,算跟上腳步,但自由時報至今不鬆綁。

日前辭世的林榮三,是自由時報創辦人,董事長、發行人、社長三職由資方代表吳阿明囊括。林先生次子林鴻邦由美返台,先副社長再社長,自由何時讓文人主持,尚不得而知。

‘文人辦報’又是另一層次,近年幾無;有人舉余紀忠,但黨國背景揮不去。王惕吾其實和余紀忠相似,報社經營久了自有幾分書生味。

台南市長賴清德弔林榮三,撰文提到林先生每晚把關自由社論。賴市長不宜有此語,因為報老闆不宜有此舉。

多年前讀‘紐約時報’一書,那老闆是不敢插手言論和編務的。總編輯幹完任總主筆,老闆對已見報的言論如有意見也不敢下條子,是寫成備忘錄放總主筆桌上,‘請參考’。

因而,新聞界之總主筆、總編輯,應該極有風骨,脊梁要挺,要成為記者表率。

換句話說,那些報老闆没有當成報人,有部分原因是新聞人自我矮化,不抵抗老闆插手言論或編務。

最近新聞人又搞籌資辦媒體這套,我是不喜歡的。因為邏輯上,你還没成報人,先已是商人。

聯晚併入日報,我覺得還不夠。要把晚報、日報都打散,UDN就是母體,隨時可以發行早報、午報、晚報。

當然,我認為報紙不必自外於網路存在,更相信它最終會完完全全消失,一張也不留。

2015.1201。圖引自維基百科:
Title page of Carolus' Relation from 1609, the earliest newspaper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