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新聞台018:我有一張廢紙

我有一張奇怪的課綱,每次對記者或公民記者講話,還沒討論到就下課了,淪為廢紙。以下就是:

1,奧卡姆剃刀(Occam's Razor):它有邏輯根柢而運用於各種領域,新聞上是要切入本質來破除複雜。

例如,台灣降雨量全球前10,大旱災的可能性極低,剃刀一揮,幾個月前的乾旱新聞,就不致浮濫甚至危言聳聽。

面對近日台大學生募資爭議,剃刀可能説:“A當然可以用任何可笑的理由募款,因為B永遠不被強迫捐款。”那麼,這則新聞雖然值得處理,記者自身該明白,不宜讓它複雜化。


2,小津安二郎:他電影的鏡頭大多是低角度的,例如“秋刀魚的滋味”採用日本人坐榻榻米的視角。

記者應有寬濶的視野,更應該多角度觀察,一但決定報導,視角的高低起伏就不能太大。

例如,單一新聞中,不能以俯視的角度看待被迫接受政策的人民,而以不自覺的仰視角度歌頌政府英明。

對一位成熟的記者而言,視角高度的穩定,也應是處理不同新聞的準則。例如避免:痛惡寃獄,卻高喊支持死刑;高舉人權大旗,卻在不同議題採取不同的立場。

3,羅卡交換定律(Locard exchange principle, Locard's theory):它是犯罪學和鑑識科學的圭臬,意思是A進入一個現場,不可能不留下一些東西,也不可能不帶走一些東西。

記者採訪某個事件,不可能不加入自己的觀點,也不可能不被其中部分當事人的觀點影響。我想説的是,記者要謙卑認知限度,隨時自省,不要自大或狂妄到以為已經客觀報導。

在這欄,我的講綱還列有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(uncertainty principle),另依“維基”主張,比較‘觀察者效應’。如果有機會,我想和記者討論介入與抽離。

4,寧靜禱詞(Serenity Prayer):它其實被我列為課綱之首,因為我習慣先講尼布爾“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”。接著才建議,把這位神學家的著名禱詞,作為我們記者的守護文:

Father,
give us courage to change what must be altered,
serenity to accept what cannot be helped,
and the insight to know the one from the other.

給我那份平靜,去接受那些我不能改變的事物;給我勇氣,去改變那些我可以改變的事物;還有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。

0215.06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