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新聞台021:同行復同志

‘雖然法律難以改變人們的偏見,但是法律不可以為偏見服務,更不可以使人們的偏見因法律直接或間接地產生力量。’

這也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名言,12年前麻州最高法院判決‘禁止同性婚姻’違憲曾引用。偏見,許多時候來自無知;無知則是記者的天敵。

同志,2500年前左丘明解釋:同徳則同心,同心則同志。現今中國的共產黨和台灣的國民黨都稱黨員同志,可能源自孫中山革命。

孫中山1894年創興中會。光緒帝1898年變法失敗被軟禁,傳有‘衣帶詔’命‘同志’援救,康有為隔年逃美國向僑界募款,就稱持有衣帶詔。是則,孫中山之稱會眾為同志,有可能受光緒啓發。

這小考據,是想提醒記者,政黨的‘同志’稱謂是可被取代的。他們黨內同志來同志去,不是黨營媒體就不必從其稱謂。

尤其,英文稱政黨同志為‘Brother’,或共黨之‘Comrade’,都和近年漸被採用的拼音字‘Tongzhi’指涉不同;后者才是1988年香港同性戀圑體始稱的‘同志’。

繼續整理常識之前,可能需要先省思記者或新聞媒體應有的態度。我沒有打算也沒有能力規範,只找來中正大學對‘個人’的建議,和大家一起研究包括修正新聞寫作、標題的可能性。

1,不假設每個人都是異性戀。例如用‘你有沒有伴侶’取代‘有沒有結婚、有沒有交男/女朋友’這樣的問題。

2,不問、不討論別人的性傾向。不主動問別人是不是同志,也不八卦、討論別人的性傾向。

3,不開性別與同志的玩笑。停止拿女性、同志來罵人與開玩笑,從改變說話開始做起。

4,主動蒐集同志的正面資訊。主動從網站、書籍中,蒐集同志的正面資訊,參加同志相關影片欣賞、座談、相關活動等。
   
5,相信每一個同志,都是不一樣的。看到每一個同志因性別、家庭、階級、族群、地域、年齡、種族等不同的差異,不以偏概全。

6,嘗試改變歧視同志的制度。發現學校、機構、福利制度等,對同志有差別待遇,嘗試反映、申訴或提案改變。

7,主動表示友善態度。當別人對同志及同志議題有所疑慮、歧視或嫌惡,可以協助瞭解原因、給予提供相關同志的觀念與資訊。面臨當場有歧視或言語欺凌等事件,培養性別意識與能力以適時發揮道德勇氣制止或尋求資源協助。

8,主動分享同志相關訊息。當有相關同志訊息,如:電影、書、活動,可與身邊的家人、朋友分享, 讓更多人瞭解與認識同志、多元性別等議題。  

我建議,先前很少接觸同志議題的,可以先造訪‘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’,初步了解關切的各個面向。它早於1998年成立,2000年登記為社團法人,這些年對同志幫助極大。
http://hotline.org.tw/

‘憲法的歷史,就是不斷地把受到憲法保障的權利,擴展到那群被社會遺忘,或刻意排斥的人們身上。’

這還是美國麻州最高院12年前引述的聯邦最高法院名言。以下是那些曾經被遺忘,或被刻意排者的背景説明,同樣取材自中正大學。

祝福他們!美國總統歐巴馬說:正義有如雷霆一般到來。祝福台灣很快也有正義雷霆降臨。

1,LGBTSQQ分別代表什麼?

每個字母分別表示一種對於性別的自我認同:
L=lesbian,女同志;
G=gay,男同志;
B=bi-sexual,雙性戀;
T=transgender,跨性別;
S=straight,直同志;
Q=queer,酷兒;
Q=questioning,疑性戀。  

2,‘恐同’是什麼?‘恐娘’是指什麼?

當我們說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‘恐同’,是指對同志及行為的排斥,包括厭惡、仇恨、偏見和歧視,廣義而言,也涵蓋渲染、過分強調性別差異和性別氣質,可推廣至性別歧視的一環。

‘恐娘’則是指對氣質陰柔的男性的排斥。兩者都是異性戀常規的一環,對於非異性戀者處罰與規訓。  

3,跨性別是什麼?

廣義而言跨性別是包含所有在生理性別上跨越的族群,包含裝扮、變裝、變性等族群。

由於生理性別不向性傾向只要不說就不容易被發現,因此跨性別者往往更容易遭受到社會的歧視,在社會中較難生存,常常必須完美的扮演另一個性別,或是被困在自己被認定的性別中。

然而,許多跨性別者更認同自己跨於兩性間的身體,並希望可以以自己覺得舒適的樣子生活。  

4,雙性戀所面臨的雙重衣櫃問題是什麼?

雙性戀者由於被認為可以喜歡同性與異性,認為愛不分性別,喜歡的是這個人,而非是什麼性別而影響。因此在面對同性戀與異性戀時,會面臨雙重衣櫃的困境。

一方面,面對同性伴侶時常常要認為自己是同性戀,以避免對方質疑自己不夠忠誠,而擔心在緊要關頭時選擇社會認同的異性一起,也避免受到歧視或壓迫。

另一方面,面對異性戀時往往也無法承認自己喜歡同性的可能,因為可能會被視為不正常,而受到排擠。在兩邊都無法出櫃的情況下,雙性戀只能以同性戀/異性戀的兩個櫃子示人,形成擁有雙重衣櫃的困境。  

5,T/婆是指什麼樣的分類?

T/婆之分是女同志族群中常見的區分法之一。T通常是指陽剛特質較重的一方,婆通常是指陰柔氣質較重的一方。

但在現實生活中,T/婆的分類不一定是依上述標準,而是端看伴侶之間相處的狀況與對彼此的認同而定,也並非所有女同志伴侶都有T/婆之分。  

6,哥/弟是指什麼樣的分類?
哥/弟之分是男同志族群中常見的分類之一。定義上,哥通常是指照顧者,弟則是被照顧者。但實際上伴侶之間的相處與認同才是哥/弟區分的真正標準,也並非所有男同志都接受哥/弟的區分。  

7,‘不分’是什麼意思?

‘不分’是來自於對於性別角色分類(T/婆、哥/弟)的質疑,認為自己並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方,或覺得自己可以配合伴侶扮演不同的角色,所產生的一種性別角色認同。  

8,‘櫃父母’是什麼樣的族群?面臨到什麼困難?

同志在跟父母出櫃后,父母反而入櫃,就是所謂的‘櫃父母’。一方面,櫃父母要處裡面對自己的孩子是同志的困難;另一方面,明知道孩子是同志,在面對親戚朋友對孩子的交友、情感與婚姻的討論時,該如何處理。  

附解:出櫃(Coming out)為LGBT人士表達自己為同性戀、雙性戀或跨性別者的行為,源自於LGBT人士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被發現,或者不必要隱藏時的自願披露。相對LGBT人士若果不願意表達,則稱之為躲在衣櫥 (Closeted)。

出櫃一詞來自於櫥櫃裡的骷髏 (Skeleton in the closet) ,意思為家醜。英文中the Closet被引申為不可告人的意思,因為同性戀者在恐同社會中有機會被排斥、厭惡、仇恨、偏見和歧視等現象,以致同性戀者被比喻為櫥櫃裡的骷髏。

而躲在衣櫥裡的人的意思是指將其同性戀身分隱藏的人士。

9,為什麼叫做‘酷斯拉’?

‘酷斯拉’是由‘酷兒’、‘性SEX’與‘拉子’3個代表多元性別與性議題的辭彙所構成。  
10,陰陽人是什麼樣的族群?
陰陽人是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生理特質的人,但不一定擁有完整的男性與女性的生理器官。

由於這種先天的性別跨越,早在出生時陰陽人就往往失去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,強迫以手術的方式成為男性/女性。

而較晚發現自己陰陽人身分的人,往往也在醫療過程中被醫療體系施壓,而失去認同自己陰陽同體的身體的可能。

故若有出生小孩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生理器官的人,暫不需為他做手術選擇性別,可在他成長后自行決定自己身體器官與性別角色。  

11,‘直同志’是指什麼樣的族群?直同志出櫃面臨什麼困難?

直同志是指對於對多元性別表達開放、尊重且認同的異性戀者,同時也願意了解與認識不同的性別族群,並主動捍衛同志族群的權利,反對一切形式的性別歧視。

直同志在出櫃時,往往會遭受到性傾向的質疑,並且被恐同者視為是背叛者,即使身為異性戀但仍可能遭受的不平等的待遇與排斥。  

12,‘酷兒’包含哪3種特性?又哪些族群可能屬於酷兒?

‘性階層中的邊緣者’、‘接受邊緣者的角色’並‘以此為傲’的人指的就是酷兒,因此所有的LGBT都可以成為酷兒。

LGBT之外,酷兒還可能包含了‘性娛虐、動物戀、家人戀、跨代戀、多重伴侶…’等族群。  

2015.0628。圖自紐約時報后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