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新聞台076:大羮不和

大羮不和,講的雖是烹調哲理,向來也被用於禮教、樂教,成為美學原則。它也和新聞報導有關,我們的行話就是‘不加料’。

大,讀如太;羮,從羔從美,肉也。這不是大碗肉羮,是祭祀用的‘好羮’;愈是好羮,愈保持原味,不加調料。

“禮記.郊特牲”:“大羹不和,貴其質也。大圭不琢,美其質也。”

“樂記.樂本”:“大饗之禮,尚玄酒而俎腥魚,大羹不和,有遺味者矣。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,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,將以教民平好惡,而反人道之正也。”

平平淡淡,自有餘味。玄酒,不是酒,是當酒用的水。大羮加上玄酒,又是別般樣貌。

“新唐書.文藝傳上.王勃傳”:“韓休之文如大羹玄酒,有典則,薄滋味。”。大羮和玄酒滋味淡薄,比喻詩文風格淡雅古樸。

不加料的‘大羮不和’,和新聞寫作所忌諱的‘夾敘夾議’,層次上不同。但,‘夾敘夾議’也違反‘大羮不和’的原則。

《新聞台035》提到‘B for A’負面案例,同樣違反‘大羮不和’原則:我們不能為了報導A,而先給它道德理由B。連結附於文末。

接著就聊人文常識了。‘調和鼎鼐’,就是往鍋子裡加料,要有權力和能耐。

有不和的‘大羮’,就有‘和羮’。調味,有辛、酸、鹹、苦、甘等5味可用。政治上,領袖視輔佐者如鹽如梅,鹹酸而已。

“書經.說命”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”是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說為相的一番說法,白話為‘你是我的調味料’。和羮鹽梅,用來稱讚宰相之才,適用行政院長。

‘分杯羮’和‘閉門羮’,典故都很不堪。新聞上沒什麼禁忌,我是儘量少用。

公元204年,項羽捉了劉邦的老爸,威脅要煮了他;無情劉邦回信:“你我兄弟,我爹就是你爹,要煮他,記得分我一杯羮。”

此事見“史記.項羽本記”。唐代李白“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”:“分我一杯羹,太皇乃汝翁。”

‘閉門羮’,是唐代名妓史鳳的菜。

史鳳,宣城妓也,待客以等差。甚異者,有迷香洞、神雞枕、鎖蓮燈;次則交紅被、傳香枕、八分羹;下列不相見,以閉門羹待之。使人致語曰:“請公夢中來。”

這是唐代馮贄“雲仙雜記”內容。史鳳看人招待,‘閉門羮’真的是一碗羮,專請最不流的吃,吃完請回;她也不露面,託人説:夢中見。

前述‘迷香洞’以降各種等級,“全唐詩”都收錄有史鳳的作品,是她或是上門的客人所作,就不得而知了。其中,“閉門羮”詩如下:

一豆聊供游冶郎,去時忙喚鎖倉琅。
入門獨慕相如侶,欲撥瑤琴彈鳳凰。

附,《新聞台035:B for A》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781463818640218&substory_index=0&id=767224070064193

2015.1007。圖取自維基百科,清代上官周“晚笑堂畫傳”劉邦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