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新聞台072: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

教師節,聊聊新聞寫作中的‘師父’與‘師傅’,以及圈內的‘老師’。

有專業技能的,例如修車工人、水電瓦斯工、廚師、工藝家,都稱師傅。

有可能傳法、傳功的,例如比丘比丘尼、道士、武術家,敬之為師父,取‘如師如父’之意。

修車師傅也可以是他徒弟的師父,記者引述談話要記得替對方切換身分。又如吳寶春,他是麵包師傅,卻已是業內宗師,稱他‘師父’也不為過。

新聞圈也有師徒制的影子,但因我們這行特別崇尚自由、人文,就刻意淡化這傳承。我只聽過極少數記者當面稱另一記者‘師父’。

我帶過不少記者,沒有人稱我‘師父’;倒是給年輕公民記者上過課,他們就一直稱我‘老師’。

教育界都稱‘老師’,這種稱謂也適用於影劇及藝文圈。例如,影歌星會敬稱編劇、作曲、樂隊人員‘老師’。

以上是臺灣現今的語法規範,未必等同於這幾個詞的歷史意義。

就以‘老師’為例,對岸中國現今的習慣用語中,可以泛稱稍具學識涵養之人。只要覺得對方人品尚可,學養也過得去,就可敬稱‘老師’,不拘泥於行業別。

這很有古意。“史記.孟子荀卿列傳”:“齊襄王時,而荀卿最為老師。”指年老或成熟的知識分子。新浪微博上,有些中國網友稱我‘老師’,大概看出我是老派讀書人。

在唐宋詩詞中,文人特別敬稱和尚或比丘為‘老師’。本文,題引杜甫詩;‘與子成二老’並不只單純是兩個老人,而是杜子美也有意向佛。

我既被稱‘老師’,教學相長,學生們也是我的老師。以下,就專談‘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’吧。

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(今甘肅天水),贊公和尚陪他到郊外西枝村。杜甫想找向陽的地方搭建草堂,未能如願,只好暫回秦州城。

隔幾天,杜甫又聽説西枝村的西方有好地點,便以詩代信,向贊公和尚表達想與他為鄰的想法。這詩,名為“寄贊上人”:

一昨陪錫杖,卜鄰南山幽;
年侵腰腳衰,未便陰崖秋。
重岡北面起,竟日陽光留;
茅屋買兼土,斯焉心所求。
近聞西枝西,有穀杉黍稠;
亭午頗和暖,石田又足收。
當期塞雨幹,宿昔齒疾瘳;
裴回虎穴上,面勢龍泓頭。
柴荊具茶茗,徑路通林丘;
與子成二老,來往亦風流。

公元1090年蘇東坡知杭州,留下書法作品“次辯才韻詩帖”,如圖,真蹟保存於臺北故宮。他也稱辯才和尚為‘老師’,識語如下:

“辯才老師。退居龍井。不復出入。軾往見之。常出至風篁嶺。左右驚曰。遠公復過虎(溪矣)。辯才笑曰。杜子美不云乎。與子成二老。來往亦風流。因作亭嶺上。名之曰過溪。亦曰二老。謹次辯才韻。賦詩一首。眉山蘇軾上。”

虎溪,典出東晉陶淵明與慧遠和尚。他們都在江西廬山,相傳東林寺慧遠送客不過虎溪,一過溪,虎群會擔心他的安危而大叫。某日,慧遠一路聊天送陶淵明、陸靜修,不覺過了虎溪,群虎畢吟,三人相視大笑。

宋代某人據此畫了“虎溪三笑圖”,后代名家更多創作,畫人畫虎或有不同,講這儒釋道之和和氣氣,心意如一。

陸靜修是南天師門之始祖,慧遠圓寂那年,陸靜修才10歲;他到廬山修道,慧遠已亡故30餘年,陶淵明也死了20多年,‘虎溪三笑’其實是后人胡扯。

至於“次辯才韻詩”,蘇東坡也刻意仿杜甫五言律詩。他當年才55歲,詩中提到‘二老’,也是和杜甫一樣,多少想親近佛門,讓自己也成‘老師’:

日月轉雙轂,古今同一丘;
惟此鶴骨老,凜然不知秋。
去住兩無礙,天人爭挽留;
去如龍出山,雷雨卷潭湫。
來如珠還浦,魚鼈爭駢頭;
此生蹔寄寓,常恐名實浮。
我比陶令愧,師為遠公優;
送我還過溪,溪水當逆流。
聊使此山人,永記二老遊;
大千在掌握,寧有離別憂。

2015.092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